發瘋整治樓上惡鄰

第1章

樓上漏水,我禮貌溝通。


 


鄰居:「修可以,你們出錢,還得給我一筆補償費。」


 


我愕然:「阿姨,是您家漏水泡了我家天花板。」


 


鄰居:


 


「你家天花板關我什麼事?」


 


「我家漏水了沒錯,但你想修就得給錢。」


 


「你們外地人就是愛算計,年紀輕輕一點不懂得尊老愛幼!」


 


好好好,這麼玩是吧。


 

Advertisement


擁有美好精神狀態的年輕人——


 


沒關系,我決定發瘋。


 


幾天後。


 


熊孩子嚇得屁滾尿流。


 


惡家長喜提刑拘套餐。


 


就連趾高氣昂的壞老人,都變得慈眉善目了起來。


 


而我的「瘋人治惡人」系列短劇,一炮而紅,賺得盆滿缽滿。


 


1


 


當門打開時,鄰居一家正在吃飯,對我視而不見。


 


直至我敲了敲門板:


 


「不好意思,打擾了。」


 


何阿姨剝著蝦給她大孫子,眉頭皺起:「沒見我們正在吃飯嗎?」


 


我站在門口,微笑致歉:「阿姨好,我這不剛下班麼,立刻過來和您溝通衛生間漏水的事了。」


 


她嘴角不耐煩地撇了一下,接著衝兒媳婦喊道:「小王,去把家裡佛香點起來,一股什麼亂七八糟的味兒。」


 


燃起香後,她不緊不慢地拜了拜,漫不經心地瞥了我一眼。


 


「怎麼證明我家衛生間漏水了?」


 


「物業師傅排查過了。」


 


「物業說是就是?」


 


我頓了頓。


 


「那……要不咱們再請權威的第三方公司檢查一下?」


 


何阿姨優雅地坐在沙發上,手裡握著一串佛珠。


 


「行吧,我們願意配合維修。」


 


我心中一喜。


 


她又道:「要修就得你掏錢,再給我一筆補償費。」


 


我愕然:「阿姨,是您家漏水到我家啊。」


 


我都沒要求她賠償我家的損失,隻讓修漏水點,怎麼反倒還成了我不是了。


 


何阿姨振振有詞:


 


「我家是漏水了沒錯,但我不著急,你是需求方,就得給錢。」


 


我想了想,都是鄰居,抬頭不見低頭見。


 


「這樣吧阿姨,維修費用我願意承擔一半。」


 


何阿姨蔑笑,「那要是拆開檢查後與我家無關呢?」


 


好吧,確實有這種可能性。


 


「那我承諾,如果拆開不是您家漏水,我幫您還原衛生間,並且額外賠償您 3000 元費用;但若是您的原因,維修費用就你家出吧。」


 


聞言,何阿姨佛珠一摔。


 


「我說你們外地這些打工的,真的很愛算計,一股窮酸樣。」


 


我目瞪口呆。


 


竟還能這樣倒打一耙?


 


正在吃飯大孫子瞪著小縫眼,把碗砸了過來,衝我吐口水:「哈哈哈,砸S你,臭外地人,窮酸鬼,略略略。」


 


我也生氣了。


 


這家的大孫子平時就在樓上蹬蹬蹬跑,各種砸東西摔東西;還有一個剛出生幾個月的小孫子一天到晚嗷嗷哭。平日裡這些噪音我都忍著,一次沒提,想著畢竟兩個孩子多少會有點動靜。


 


隻是沒想到,這家人竟然這麼蠻橫。


 


我翻出手機的漏水視頻和受損照片,據理力爭:


 


「阿姨,您看看這照片,非常清晰!我家吊頂都泡成這樣了!」


 


此時,一直沒吭聲的鄰居兒子突然拍了下桌子,指著我的鼻子大聲怒罵:


 


「你這人在我家嚷嚷什麼啊,嚇到我兩個兒子你擔得起嗎?不懂禮貌就滾出去!」


 


兒媳婦也趕緊抱住大孫子,一副如臨大敵的樣子。


 


我:???


 


不是,這家人有什麼大病?


 


我一個身高將將一米六的南方姑娘,到底誰在欺負誰?


 


何阿姨悠悠轉著手中佛珠,聲音不徐不疾:


 


「外地人一點規矩都不懂,到我這長輩家大喊大叫,我家都是體面人,你不出錢就走吧。」


 


我忍住火氣。


 


「阿姨,如果你們堅持這樣,我就走法律程序起訴了。」


 


她像是聽到了什麼可笑的話,噗嗤一聲笑了出來。


 


「姑娘,我都說了我們家願意配合,你自己不花錢還在我家大吵大鬧,一點教養都沒有。去起訴吧,這也是你的權利,我們就等著收法院傳票唄。」


 


2


 


協商未果,我怒氣衝衝地回了家。


 


在我家暫住的閨蜜湊了過來,「怎樣,樓上答應修了嗎?」


 


我轉述了樓上態度。


 


閨蜜難以置信。


 


「主動承擔一半費用他家都不願意?這是什麼一家體面人啊!」


 


我與閨蜜是從外地考到帝都大學的校友,我學導演,她學表演,兩人一拍即合。畢業後雖然攢了點錢買了房,但是依舊屬於北漂一枚,無親無故無根基,鬧不過樓上氣勢洶洶一家人。


 


一合計,我把物業、居委會等全部電話打了個遍。


 


無一例外,調解的人都被樓上趕了出來。


 


閨蜜是個性格很軟的慫包。


 


「橙橙,可能他家真的很窮拿不出維修費呢,我打聽了,一萬多塊就能修好,咱們湊點,也不是拿不起這筆錢。」


 


我拍拍她的肩膀,「你記得地下拐角車庫的那輛豪車嗎?」


 


閨蜜不明所以地點點頭。


 


我嘆口氣:「他家的。」


 


閨蜜氣得從床上跳起來,恨不得扇自己幾巴掌。


 


「我一個每天騎著小電驢上班的人竟同情起他們來了,我可真是個大聖母啊!他們憑什麼這麼欺負人啊!」


 


禍不單行。


 


當晚衛生間的水滲泡到電線,冒起火花,全屋跳閘斷電,我和閨蜜手忙腳亂地喊著物業過來才處理完畢。


 


頂著黑眼圈的我倆,有氣無力地癱在沙發上。


 


正規渠道沒辦法,得想點法子了。


 


我問閨蜜:「你後媽S了,你難過嗎?」


 


閨蜜撓撓頭:「啊?還行吧。」


 


我義正言辭:「什麼還行!後媽也是媽!」


 


當場,我掐著閨蜜的大腿。


 


「給我哭!」


 


閨蜜哇的一聲就哭出來了。


 


3


 


帶著哭唧唧的閨蜜,來到了小區門口圓形廣場。


 


這裡常年聚集著一批退休後正氣凜然的阿姨們,曾因為熱心舉報拿到過居委會的錦旗。


 


閨蜜失魂落魄,往那一坐開始痛哭。


 


那叫一個傷心欲絕,聞者流淚。


 


果然吸引了阿姨們的關注。


 


「大閨女,這是咋啦?」


 


我解釋道:「家人去世了,心裡難過。」


 


阿姨們一邊安慰著,一邊絮叨要給閨蜜介紹男朋友。


 


聊得盡興,我們邀請阿姨們來家裡坐會。


 


一進屋看到被泡的吊頂,阿姨們議論紛紛。


 


「樓上不是老何家嗎?」


 


「他們自詡文化人,平時在咱們圈子體面得很,怎麼這麼為難兩個可憐的小姑娘呢。」


 


不容分說,一群阿姨們浩浩蕩蕩拉著我倆直奔樓上。


 


何阿姨正在優雅品著茶,見到這麼多人,當下一驚。


 


「哎呀,我沒說不修,隻是我們家都是比較保守傳統的人,喜歡那些有禮貌有涵養的晚輩。


 


「這丫頭咋咋唬唬的,還嚇到我家孫子,才想晾一晾她。」


 


在其他阿姨虎視眈眈的監督下,何阿姨抹不開面子,當場就約了師傅維修。


 


幾天後,正在劇組工作的我收到了物業電話。


 


「業主您好,14 樓漏水這塊師傅已經維修完,費用一共是 6490 元,均攤的話您家出的費用是……」


 


沒等物業說話,電話那頭傳來何阿姨鏗鏘有力的聲音:


 


「她年輕人不能太計較,我家就出 3000 元,剩下她出。」


 


物業明顯一愣。


 


「阿姨這……」


 


眼見劇組就要開機了,我也不想扯皮,直接轉了 3490 元到何阿姨微信上,請她代轉維修師傅,便匆匆掛了電話。


 


觀察了幾天,天花板似乎停止了漏水跡象。


 


我松了口氣。


 


行吧。


 


就當破拆消災了。


 


4


 


好景不長。


 


這天剛起床的我,似乎又聽到了滴答滴答的漏水聲。


 


我眼皮猛地一跳,衝到衛生間一看。


 


又漏水了!


 


打開何阿姨微信,發現她已經把我刪除了。


 


我隻能硬著頭皮再次敲門溝通。


 


「阿姨,您能不能找上次維修的師傅再過來看看。」


 


正說著話,大孫子突然竄出來,舉起水槍對我噴了一身。


 


「你這孩子怎麼回事啊。」


 


我抹了把湿漉漉的頭發,忍不住埋怨了幾句。


 


兒媳婦立刻跑出來抱走了孩子。


 


何阿姨則是皺眉瞥了我一眼:


 


「他還是個孩子,你和他計較什麼!


 


「別天天來我家叫喚了,還我們點清靜。」


 


「又漏了是吧,知道了,維修師傅的聯系方式我找不到了,他不接電話我能怎麼辦。」


 


說罷,一副逐客的態度。


 


我想了想,再次請求加上阿姨微信,讓她聯系到師傅時告訴我。


 


幾天過去了,家裡漏水情況並沒有好轉。


 


我掏出手機想問下情況,發現不知什麼時候,何阿姨又把我刪掉了!


 


好友申請,不回。


 


電話過去,不接。


 


禮貌敲門,不理。


 


我讓物業去詢問情況。


 


物業小伙欲言又止:


 


「姐,14 樓阿姨說之前他們已經花過錢了,這次如果要維修,她家一分錢不出。」


 


有沒有搞錯?


 


這維修師傅她家自己找的!我花了一半多的錢沒修好,也不想追究這筆費用了,並且還願意再承擔一半費用一起請個靠譜師傅來修,這算仁至義盡吧?


 


可他們居然要求我再出全部費用?!


 


「那個,還有一件事……」物業的聲音越來越小,「14 樓阿姨覺得你之前對她大孫子態度不好,嚇到孩子了,要求你得帶點水果禮品啥的登門致歉,她才肯配合維修。」


 


我氣笑了。


 


隔著牆板,聽到樓上放起的佛音。


 


一幅歲月靜好的樣子。


 


真是有規矩,講體面的一家人啊。


 


此刻,我的憤怒達到頂峰。


 


4


 


當下,我就在五百人的小區群裡發了一段小作文。


 


「@1401 何阿姨您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