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主的妹妹

第3章

「有何區別,不都是你嗎?休要強詞奪理!」


「區別就是,郡主隻會打你一頓,而大將軍真的會拿刀砍死你。」


陸瑾安的臉色白了一瞬,漸漸冷靜下來。


他把麻袋團成一團,扔到我腳下。


「郡主,我與升平公主之事,還請不要插手。」


「她是我姐姐,不論誰欺負她,我都會報復回去。」


姐姐被欺負,作為娘家人,我豈會坐視不理?


不把他打死打殘,算我足夠仁慈。


陸瑾安神情緊繃,醞釀了半晌,卻是一句話都沒說,轉頭離開。


我的眼皮子跳了跳,怎麼感覺,陸瑾安和姐姐之間,似乎另有隱情?


14.


舅母為我安排相親。


我的相親對象,不是年輕的朝中同僚,就是世家公子。


我全都去見了。


我和他們談一小會兒風花雪月,就談到朝廷之事上。


不論事情大小,逮著一個話題就聊。

Advertisement


吏部考功主事說,這幾年地方官員沒怎麼動過,甚至不如京官調動頻繁。


兵部職方主事卻跟我說,我在外打仗的那三年,兵部往各地駐軍都加派了武官。


刑部書吏向我透露,近年來,地方上的死刑案逐年累增。


威遠侯府的小公子告訴我,平時與他一起玩的世家公子,最近有不少人都被拘在府裡出不來。


所有人的話,綜合起來看,就是山雨欲來風滿樓。


我找外祖父和舅舅商議。


外祖父曾經官至戶部尚書,舅舅這三年一直在京城各方行走,他們知道的未必會比我少。


舅舅欲言又止了會兒,嘆道:「棠棠,你在外徵戰的第三年,朝廷糧草一直供給不足。你外祖父變賣祖產,我四處借錢籌措,才換來了糧草送往邊關。」


我不禁瞪大了眼睛。


這三年,軍需供給充足,糧草從未間斷,這才保證了這場仗的勝利。


原來,是我的家人在全力支持。


外祖父說:「戶部不少官員都是我當年提拔過的。我在戶部時,國庫不至於如此拮據。但是,打仗消耗國力,能支撐到三年,已實屬不易。」


舅舅接著補充道:「若不是升平公主大鬧養心殿和戶部,隻怕第二年就糧草不濟了。」


這些事情,沒有人跟我說過。


我也粗心大意得不曾問過。


15.


我前往公主府拜訪。


陸瑾安沒有露面。


我故意嚴肅地問姐姐:「公主待客,驸馬避而不見,是何道理?」


姐姐微怔,而後露出憂傷的表情。


我沒有追問,慢悠悠地飲茶,等著她自己主動告訴我。


不多時,姐姐屏退左右。


她面色凝重地對我說:「棠棠,我懷疑瑾安在外面養了人。他不敢承認,就拿你當擋箭牌。」


聞言,我回想了一下陸瑾安那副迂腐又意氣的書生模樣,實難想象他會那麼又蠢又壞。5


不過,人不可貌相。


這個道理,我還是懂的。


「姐姐怎會有這種想法?」


「我雖然不怎麼聰明,但我是他的枕邊人,他有什麼反常的舉動,我能察覺出來。最近這幾個月,他經常早出晚歸,回府後沒個笑臉。」


「姐姐,這些說明不了什麼。」


「棠棠,起初我也不相信。可是,他親口說,他不愛我了,對你移情別戀。」


姐姐的眼睛逐漸泛紅。


我十分篤定地說:「驸馬不愛我,也不可能會愛上我。」


我雖然無心情愛,但不代表我看不懂。


如果陸瑾安對我有那麼一點點好感,那就讓老天賜我一個天煞孤星之命。


姐姐嘆了口氣:「我也沒看出來他喜歡你。可那話,是他親口說的。所以我猜,他是拿你當擋箭牌。」


「你是我最珍視的妹妹,他賭我會成全你,然後放他自由。」


「我默許你去打他,一是我氣極了,希望你打醒他,二是拆穿他的謊言,逼他說實話。」


「姐姐,有派人查過驸馬嗎?」


她搖頭:「我和瑾安剛成親那會兒,我就答應過他,要給予他信任。」


「你都想過和離了,還在乎這個?」


姐姐抿著嘴沉默。


其實,她就是還愛著陸瑾安。


「姐姐,你還愛驸馬嗎?想繼續和他一起過日子嗎?」


「怎麼可能說不愛就不愛?但我是公主,我委屈自己,就是讓皇室臉上無光。如果他敢偷偷地養外室,我絕不饒他。」


我點點頭,表示明白了。


16.


有問題就進行求證。


陸瑾安不是早出晚歸嗎?我派人盯梢,看看他究竟在幹什麼。


這一查,就查出來了。


有問題的不是陸瑾安,而是陸丞相。


茲事體大,我跟外祖父通了個氣後,就立刻進宮向皇上匯報。


我呈上查到的所有資料,說:「臣覺得此事蹊蹺,不敢有瞞皇上,請皇上定奪。」


說這話,是為了避免被倒打一耙,落個誣蔑丞相之罪。


皇上翻了翻我呈上的資料,視線定定地落在我身上。


良久,他才道:「長寧,你自小懂事,沒有辜負朕的期望,更沒有辱沒先嚴的一世英名。」


這話,剛好是三年前皇上說過的。


「臣謝皇上贊譽。」


我自小接受的教育便是效忠皇上。


就像皇上拿捏我的一樣,我不可能做出任何有辱父親和李家名聲之事。


出宮後,我便去見外祖父。


舅舅和表哥都在等我。


我們一家人的立場都很堅定。


我們是忠實的保皇派。


外祖父問我,軍中情況如何?


各路大軍已回各自的駐地。京畿附近,能讓我直接調動的軍隊隻有一支。


不過,我向皇上匯報丞相之事時,他並未表現出過多的驚訝,似乎早已洞察。


我雖有虎符,但終究是臣。


我在京中,便隻需聽從皇上的調令。


我們一家人要做的是,如何保全自己。


不被陷害,不被連累。


17.


回到李府時,已是日暮時分。


我站在庭前,望了眼隔壁公主府的方向。


如果陸丞相真有謀逆之心,不論陸瑾安的結局如何,姐姐都必將受到傷害。


此刻,為了姐姐,我很想找陸瑾安「談談」。


但是,為了大局,我什麼都不能做,以免打草驚蛇。


沒想到,數日後,陸瑾安主動來找我了。


他向我施了一個平輩禮,動作標準,再配上他這張俊臉,確實是個翩翩佳公子的模樣。


然而,他出口就是惡心的話。


他求我,配合他做一場戲,讓姐姐同意和離。


我冷眼看著他:「你哪來的臉,認為我會答應?」


「郡主,我是為了升平好,不想傷害她,所以才出此下策。她最在意你了,隻有你能做到。」


我忍了又忍,才沒有把手裡的茶盞砸他頭上。


「陸瑾安,我不知道你有何苦衷,但你找我演戲騙姐姐,本質上就是一種欺騙。」


「累我名聲就暫且不說了,對姐姐也不公平。萬一你們之間失了分寸,無法挽回的是你們自己。」


「口口聲聲說是為了姐姐好,做的事情卻是傷害她,不是蠢就是壞。」


陸瑾安被我說得啞口無言。


但是,他像頭倔驢一樣,還是堅持己見。


他說:「郡主不願相幫,我再去求他人便是。」


這一次,我沒有忍住。


把手裡的茶盞砸了出去。


陸瑾安瞬間被砸破了頭,血水混著茶水從他臉上流下來。


陳嬤嬤看到這個情形,嚇得連忙叫人去請太醫。


當著陸瑾安的面,陳嬤嬤嚴厲地告誡府裡其他人:「陸驸馬不慎摔了一跤,磕破了頭,都記住了嗎?」


眾人齊聲應道:「記住了!」


陸瑾安愣了一下,倏然一笑:「真是僕從肖主。不過,我倒是有些明白,為何升平會放著那麼多親姐妹不理不睬,偏偏隻喜歡、隻記掛你一個了。」


我最後提醒他:「別太自以為是。」


18.


陸瑾安告辭後,沒過多久姐姐就來了。


「棠棠,我聽說瑾安來拜訪過你,走的時候腦袋破了,你沒有事吧?」


她滿臉關切地看著我。


我不禁撲哧一笑,挑了一下眉頭:「姐姐不應該擔心我傷害驸馬嗎?」


姐姐松了口氣,在我旁邊坐下。


「他能跑能跳,沒缺胳膊斷腿,更何況他都要跟我和離了,我還舔著臉去關心他,我是有多大病?」


我給姐姐豎了個大拇指。


我們闲話家常了會兒。


而後,她還是問起了陸瑾安來找我的事情。


我看得出來,他們夫妻二人是相愛的。


「姐姐,如果驸馬還愛你,但他有苦衷,不得不與你和離呢?」


「那就說明他不相信我能和他一起分擔,一起解決問題。所有的理由,都隻是借口而已。」


「那,如果問題解決之後呢?」


「各自安好。」


我再次給姐姐豎了個大拇指。


19.


第二天,陸瑾安和洛安公主親密遊園的消息不脛而走。


他還是選擇了自我感動的方式來為姐姐「好」。


姐姐不想看我與丞相交惡,阻止了我拔刀。


她選擇休夫。


就在姐姐休夫後的當天,皇上斥責洛安公主,禁了洛安的足。


而我,早已接到皇上的密旨,調動兵馬。


丞相經營多年,不僅控制了禁軍,還往各地駐軍塞了人。


他妄圖扶持六皇子登基,挾天子以令諸侯。


可惜,他低估了當今皇上。


他的所作所為, 早已暴露在皇上的眼中。


皇上之所以留著他,是為了殺雞儆猴給世家大族看, 以便更好地推行新政。


我從跟隨我徵戰過戎族的幾支軍隊裡,秘密調了一支距離京城最近的過來。


我還暗中「說服」了禁軍中的兩位副統領。


一切準備就緒後, 隻等丞相一伙送上門來。


那日,宮裡傳出風聲, 皇上因為升平公主休夫之事, 對丞相頗為不滿, 有意貶黜。


就連丞相的門生故吏,都沒逃過被牽連, 已經有人被發落了。


沒過多久,丞相逼宮了。


禁軍控制住京城,衝進皇宮。


宮中侍衛寡不敵眾, 節節敗退。


在丞相一伙以為勝利在即之時, 禁軍副將率隊反水。


20.


丞相敗了。


謀逆之罪, 滿門抄斬。


行刑的前一天, 姐姐讓我陪她去大牢見陸瑾安。


陸瑾安用嘲諷的口吻說:「我與公主已經毫無瓜葛, 沒想到公主還會來見我這個死囚。」


姐姐一句話都沒說, 定定地看著他許久,而後轉身離開。


走出大牢後, 她幽聲說:「他太自以為是了,明明有更好的方法, 他卻我行我素, 選擇自我犧牲, 我是不會感動的,更不會心軟。」


這是他們的感情問題,我對此沒有經驗。


數日後,我陪姐姐站在城樓上, 看著一身灰布衣的男子牽著一個小女孩離開京城。


那是陸瑾安和他的小侄女。


姐姐還是心軟了。


「棠棠,三年前戎族犯邊,為何會指定讓我去和親?」


我對負責照顧我的陳嬤嬤說,嬤嬤叫我忍一忍。


「(當」我把我知道的如實告訴她:「丞相擔心你會影響驸馬,便想毀了你們的婚事。但你貴為公主,皇上指婚,這樁婚事輕易破壞不了,所以他用了和親的方式。」


「這麼說, 三年前丞相還通敵了。瑾安知道這一切,但他阻止了。」


「是的。」


「丞相已經位極人臣,為何還要謀反?」


「因為皇上要推行新政, 而且決心很大。但是, 新政損害了他們的利益。」


「我不懂朝政。棠棠, 你告訴我,新政, 好嗎?」


「對普通百姓,利大於弊。」


「那就是好的。」


是啊, 連從小在溫室裡長大的公主都明白, 隻要對百姓好, 那就是好的。


可是,丞相一伙卻為了一己之私,企圖謀反, 最終累己累人。


當官的隻顧自己富貴,不顧百姓好賴,終將自食惡果。


(全文完)